蛋禽养殖对肝脏健康意义的新认识
肝脏是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站。据估计,在肝脏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500种以上,实验证明,动物在完全摘除肝脏后即使给予相应的治疗,最多也只能生存50多个小时。肝细胞能不断地生成胆汁酸和分泌胆汁,经胆管输送到胆囊,胆囊起浓缩和排放胆汁的功能;胆汁在消化过程中可促进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肝脏的功能直接关系到禽群的采食量,肝功能差的禽群采食量会很低,而采食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禽群的产蛋率和蛋重。因此,肝功能关系禽群产蛋性能。
哪些原因导致肝脏问题?
1、长期霉菌毒素超标、霉菌毒素中毒造成肝脏损害!
根据有关方面的检测,我国鸡/鸭/鹅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严重,比如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等大大超标。饲喂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会造成禽群长期拉稀、羽毛粗乱、生产性能下降等。
2、温和型感冒,新城疫等病毒病持续感染,禽群疾病多发,这些瘟热疾病导致机体发热造成肝脏损害。
3、乱用药物、滥用药物、短时间内超大剂量使用药物,不正确使用药物,造成药物中毒。而肝脏是机体最大解毒器官,长期高负荷工作造成肝脏损害!
4、蛋白质过量中毒造成肝脏损害!
有的养殖场只关注饲料高蛋白含量,却忽视了过剩蛋白的代谢造成了肾脏、肝脏负担加大的问题,导致过于肥胖造成的脂肪肝问题也是夏季禽只死亡的主要原因。
5、微生物感染、乱用疫苗、滥用疫苗、超大剂量使用疫苗导致的菌毒血症,包括机体自身白细胞、巨噬细胞等杀菌、杀毒死亡后残留在血液里造成的血液内毒素,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清理,造成肝脏、肾脏损害!
6、养殖场及周边恶劣的环境及恶劣环境中特别是饮水中的有毒物质危害肝脏功能。
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上述各种原因均会引起肝脏发黄、肿大、变性,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发生严重的免疫抑制反应,免疫抑制指数升高,疫苗接种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禽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从而影响了养殖的生产效益。
具体表现:禽只肝脏、肾脏肿大、发黄、发黑、出血、坏死,排毒、解毒功能丧失,羽毛粗乱、长期腹泻、流泪、拉绿粪、拉白粪、厌食、消瘦、倒冠、冠薄、冠白、蛋重小、产蛋率低或产蛋高峰期短等。
我们的保健观念要做哪些改变?
1、发现饲料有霉变情况,通用的做法是马上添加脱霉剂,但是霉菌毒素进入血液所引起的内分泌紊乱、肝脏损害才是引起生产性能下降的关键。
2、长期使用、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造成的肝脏损害。
3、持续病毒感染造成禽群发病,造成的血液内毒素、肝脏受损。你考虑过使用保肝的药物吗?所以,我们的观念里一定要把清除内毒素、保肝提到禽群保健的首要位置,才能消除机体亚健康,保证禽群稳定、生产性能提高。
- 上一篇:种公鸡养殖的程序和标准 [2017/6/16]
- 下一篇:中兽药丙冬甘宁在家禽上的保健应用 [2017/4/24]